Kaiyun官方网

医疗/美容设备

嘘…邻里邻居的小点声儿呗!太原警方连续调解多起因噪音扰民引发的邻里纠纷并做出相关提醒

时间: 2024-12-27 02:15:33 |   作者: 医疗/美容设备

详细介绍

  邻居孩子练琴、楼顶女士跳舞、邻居新家装修……大家对生活噪音的场景,肯定不陌生。10月23日,记者从太原公安万柏林分局获悉,民警在日常接处警中,原本和睦相处的邻里,因为噪音问题时常引发纠纷,得不偿失。近日,警方就连续调解多起相关纠纷,在此做出相关提醒。

  “一对小情侣总是深夜归家,产生的噪音让住在楼下的王女士不堪其扰,双方为此产生纠纷。”10月20日,太原小井峪派出所接到市民报警,要求处理一起因噪音引发的邻里纠纷。

  接警后,民警很快赶到现场。原来,报警的王女士家住2楼,她的楼上住着一对小情侣。

  “3楼的住户每天回家很晚,我都睡觉了,他们才回来,而且动静还特别大……”王女士表示,自己的睡眠本来就不好,楼上的邻居晚上回来产生的噪音,让她不胜其烦。为此,王女士找3楼小情侣“理论”,结果双方言语不合产生纠纷,不得不报警调解纠纷。

  民警了解到,这对小情侣晚归是工作性质决定,且产生的噪音多是无意而为。为防止双方矛盾激化,民警利用休息日,将双方约到一起,以邻里和谐为出发点展开耐心调解。最终,这对小情侣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也真诚地向王女士道歉,并表示今后会多加注意。王女士也表示谅解,并对民警的耐心工作表示感谢。

  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其实邻里间有关“噪音”引发的纠纷,在派出所日常出警中较为常见,虽然“并不危急”,但处理起来“很耗精力”,“说白了,就是苦口婆心双方来回劝。”

  第一种,表达歉意。住户表示以后注意相关行为,例如制止小孩深夜在家中跑跳之类。第二种,“不认账”。住户表示不知道是谁家,反正一栋楼住户很多,报警人怎么证明是自己家发出的声音。第三种,“不认可”。住户承认自己发出了声音,但是否“噪音扰民”,要求拿出“证据”。

  “除了第一种情况,第二种和第三种,对民警来说都很‘犯难’。”一位基层派出所民警和记者说,要处理第二种情况,需要民警到现场时,噪音正好还在产生,这样就可以录下声音和影像“取证”。第三种情况,要求证明是“噪音污染”,也很难。原因很简单,一个声音是不是属于噪音,这个标准民警说了不算。标准的流程是,派出所先出具《委托书》,环保部门接受过噪音检测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用专门的仪器检测过后,出具《认定书》。只有这样,才能从法律层面上认定某种声音是否属于噪音。随后,民警才能走有关规定法律程序:第一次警告,第二次警告无效后,罚款200元-500元。

  近年来,因噪音扰民引发的邻里纠纷屡见不鲜。面对左邻右舍的噪声,普通居民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安宁生活?

  噪音的标准,依照国家规定,居民区的噪音标准在45分贝至55分贝之间,这个标准相当于两个人在房间里说话,互相能够听清楚的一个音量,而超过这个音量,就可以算作噪音扰民了。

  超过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称为环境噪声污染,包括工业噪声污染、建设施工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噪声污染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广场舞噪音则属于社会生活噪音。

  1.根据《GB3096-2008声环境品质衡量准则》:此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该类标准:昼间55分贝,夜间45分贝。也就是说,在居民居住房屋处用专业仪器测得昼间噪音超过55分贝、夜间噪音超过45分贝,即构成扰民。

  1.双方先行协商。双方当事人可就噪音的强度、时间、安装隔音设备等事项做协商,解决问题。

  2.向居委会、村委会、物业等组织投诉要求劝阻或调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第70条,对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社会生活噪声扰民行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人应当及时劝阻、调解;劝阻、调解无效的,可以向负有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报告或者投诉,接到报告或者投诉的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3.向行政机关举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第31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造成噪声污染的行为。居民遇噪音扰民,可向当地环保部门投诉,或拨打110协商解决。

  4.报警要求治安处罚对社会生活噪声污染负有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是公安机关。针对邻居噪声扰民,如噪声排放超标,可以报警要求行政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第87条,违反本法规定,产生社会生活噪声……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照法律来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8条,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5.以上都不能解决,居民还能咨询律师通过法院诉讼途径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32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首先,减少居家生活噪音,尤其是避开休息时间运动。如果非要在家中运动,建议时间安排在9时-11时30分或者15时-17时30分,运动地点最优选择阳台位置。若条件允许,依旧是建议大家选择在园区的活动场地进行锻炼,空气足够好,有利于身心愉悦。其次,孩子在室内玩耍要注意。建议培养小孩子良好的生活小习惯,不能在家中大吵大闹,不要让孩子在家中拍球。如果要练习乐器,如弹钢琴,时间不宜太晚。此外,市民还应注意室内装修噪音影响邻居,严格遵守小区的装修规定,在允许的时间内装修,并控制装修噪音。未经社区物业管理处登记批准,不得擅自进行装修作业。

  日常生活中,为了不影响左邻右舍的休息,大家都要减少夜间休息时段的噪音。穿皮鞋、高跟鞋行走的声音较大,在走廊要放慢脚步。晚归的业主最好还是不要在走廊大声说笑。夜间在家中尽可能的避免一切有噪音行为,如看电视注意声量别太吵。

  警方着重提醒的还有宠物扰民情况。夜间不要在家中逗宠物玩耍,出门遛宠,一定要拴绳子,还可以给爱宠戴上嘴罩,避免宠物扑咬、大声乱叫。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2022年6月5日起施行)第82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由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说服教育,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给予警告,对个人可以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可以处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一)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使用高音广播喇叭的;(二)在公共场所组织或者开展娱乐、健身等活动,未遵守公共场所管理者有关活动区域、时段、音量等规定,未采取比较有效措施造成噪声污染,或者违反规定使用音响器材产生过大音量的;(三)对已竣工交付使用的建筑物做室内装修活动,未依规定在限定的作业时间内进行,或者未采取比较有效措施造成噪声污染的;(四)其他违反法律规定造成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第87条,违反本法规定,产生社会生活噪声,经劝阻、调解和处理未能制止,持续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或者有其他扰乱公共秩序、妨害社会管理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照法律来追究刑事责任。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2月20日电(张子龙 刘璐)近日,大庆市公安局甸分局联合油田分局成功破获一起涉油案件,抓获2名盗窃原油嫌疑犯,有效震慑涉油犯罪行为,为“灭鼠2024”系列战役再添战果。据了解,12月19日,甸分局民警在工作中获得涉油犯罪线索。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消息:国家能源局华北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童光毅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监察委员会监察调查。

  据马来西亚交通部12月20日消息,马来西亚政府原则上同意重新开始对失联十年之久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370航班(MH370)客机进行水下搜寻。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在当天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内阁会议已经批准搜寻提议,“希望这次能有个好结果,找到飞机残骸,给家属一个安慰。

  云南一位缉毒警察:为了不暴露身份,给自己一支烟的时间打盹,烟烫到手指就会惊醒!

  热播剧《我是刑警》的主人公秦川,是现实中万千英雄的缩影。此时此刻,在云南漫长的边境线上,有一群移民管理警察,直面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一位民警曾在日记本上写下:“缉毒,就是拿命去拼。”他们的故事比电视剧更惊心动魄!

  凛冬已至,羽绒服成为各大服装品牌争相布局的单品。12月18日,波司登(联合哈尔滨马迭尔文旅投资集团举办了一场“致敬冰雪”尔滨×波司登战略成果发布会,并在哈尔滨索菲亚教堂广场上演时尚大秀。

  济南60岁孕妇产下男婴,街道回应:产妇还有一个90年生女儿,已参加工作

  12月25日,山东省济南市人民医院一位60岁高龄孕妇在该院产科剖宫成功分娩男婴的消息引发关注。26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从该高龄产妇所属街道办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该产妇生产的男婴是家中二孩,根据有关政策可申请育儿补贴,每个月600元,可发放至孩子三周岁。

  午夜梦回,她总是能看见那个两岁的小孩,远远朝自己扑过来喊妈妈,让自己去救救他,而每每睁眼,眼前只是一片孤寂的房间。这样的夜晚一过就是三十多年,整整熬了32年之后,李静芝终于失而复得,重新找到了儿子的踪迹。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