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官方网

医疗/美容设备

不要噪音!静音散热器加附件完全导购

时间: 2024-07-18 11:51:09 |   作者: 医疗/美容设备

详细介绍

  从我们最近获得的消息来看,Intel即将推出的代号为Smithfield的双核心处理器功率又将达到130W!!! 先前Intel的90纳米处理器就已经因为功率过高而遭到不少玩家的抨击,这一次居然功率居然再一次大幅度提升。

  尽管Intel将自己的动作从单一CPU性能提升转向平台方略,尽管AMD不遗余力的改进制程降低Athlon64的功耗和热量,但仍然不幸的是,我们依旧要忍受越来越热的处理器和复杂的机箱环境。特别是夏天,玩电脑的时候我们仍旧是担心CPU是不是已经快要中暑暴毙了。而安装了数个暴力扇之后,噪音又实在让人没办法忍受,我们能否找到一个平衡点?

  打造一个高效的静音散热系统是我们面临的共同问题。在说明问题之前,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样的效果才能算是静音?通常我们是用分贝单位来衡量噪音标准的,按照国内计算机工业噪音标准,计算机噪音应该控制于55分贝以下,但是这只是最低标准,当环境噪音达到50分贝以上的时候人就开始会感到不适,一般声音在30分贝左右时,不可能影响正常的生活和休息。所以我们把静音标准定制在30分贝以下,而更多的严格的厂商把静音定位于25分贝之间。

  就目前来说,一个典型的主流PC由:功耗80W左右的CPU(如赛扬D、Pentium4E和Athlon64)、功耗60~100W的显卡(GeForce6600、Radeon9800Pro等等)、120GB的硬盘、3~4相供电的主板和300W以上的电源组成。每个配件在单独运行时,散热片温度均不低于40度。若使用的是P4E 3.0GHz以上,温度还会更高。

  如何将温度控制到最低?有人想出了开着机箱,用风扇吹的方法。且不谈开着机箱你会受到的电磁辐射和嘈杂的噪音。如果用电扇对着机箱侧吹,风流就会完全乱掉,主板的扼流线圈和MOS管散热主要靠的是CPU风扇吹下来的风,此时主板的散热不能得到足够的风流供给,而对于CPU来说,也没有正真获得实质性的散热支持。

  我们曾经用探头测试过电扇侧吹和密闭机箱两种方式的散热。风扇侧吹使系统温度降低4度,但CPU温度前后并没有显著下降,反而因为乱流导致显卡温度上升了2度。对电源来说也是同样道理,由于电扇强大的风量,导致电源和机箱风扇部分风流完全混乱,电源内部温度也是不降反升。

  由此看来,用电扇侧吹由于没遵循系统散热的原理,造成吃力不讨好的结果。而系统散热的关键是通过对风流的合理分配,让机箱内形成一条有效风道,形成良性的冷热循环,但绝不意味着过多的暴露或者更多的风扇就能带来更好,更安静的散热效果。

  密闭机箱怎么样才能解决散热?毫无疑问,首先要解决的是机箱风道。一组典型的传统风道是这样的:机箱前置风扇将冷空气抽入机箱,然后风流主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经过显卡和声卡,一部分主要流向CPU,主板和北桥。冷空气加热后上升,被电源风扇和后侧机箱风扇排出。

  由此,我们至少需要一个12cm机箱风扇,1~2个8cm机箱风扇、1个CPU风扇和一组电源风扇。4~5个风扇同时工作的噪音将比较大。那么,我们如何用尽可能少的风扇获取良好的风道呢?首先,针对部件级散热,需要选用较好的散热介质,抛弃成本过低的铝、铜铝等散热方案;其次,尽可能选择大尺寸风扇,这样才可以保证在足够风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转速;第三,针对系统散热要进行足够的优化,选用散热良好的机箱或者加装系统风扇。既然我们要营造静音环境,那么就需要在系统级散热和部件级散热上下功夫。

  首先,设计一个前进后出的机箱风道来满足机箱本体抽风和排风的需要,完成系统级的散热需求。然后,针对机箱内的发热部件则使用大尺寸的热管散热器来完成。热管有热之超导体的美誉,导热效率在铜和水之间,比水冷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铸造性。但热管并不是治疗CPU高烧的功能较多药,它并不能消耗热量,只能传导热量,因此,热管散热器的正确使用非常重要。

  首先,要保证热管导出的热量有足够的散热面积去消散,其次,纯被动式散热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聪明的利用好安静的风扇,是打造静音散热的关键。实践所得经验,塔式热管散热器的散热效率比小型单/双热管散热器更高。根本原因就在于小热管散热器热管直径和长度都比较小,弯折之后散热效率大跌;此外,由于热管导热速度极快,因此如果散热片面积较小,就非常容易造成热量在散热片上堆积。而使用垂直多热管塔式热管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就很高。例如Thermaltake的SonicTower和Fanless103这样的产品,散热鳍片可背靠一个大尺寸机箱风扇,风流流过鳍片快速散热。对于散热要求更高的用户,可以在散热器上直接加装12025风扇(2000转左右,25-30分贝),一样能达到人耳细不能闻的静音境界。这就是通过低速风扇或者系统风扇完成的静音散热解决方案。

  同理,在显卡散热或者电源散热上仍然适用,只是,目前所见过对系统散热负荷最小的散热方式,就是通过热管和轻薄的铜鳍片将热量直接导出机箱外部,此种设计方案可以参考Thermaltake去年推出的世界首款热管电源FanlessPower,以及今年的Schooner无风扇显卡散热器。通过机箱外部的自然对流解决散热,无疑是最优的静音散热方案。

  然而,静音,并不是让电脑绝对安静。一般而言,只要机箱内的环境噪音在30分贝以下,就可以称其为静音环境。即使是噪音实验室,其背景噪音也要在19分贝左右(除了测试音箱的听音室能够达到10分贝以下的噪音,其他环境噪音基本都在40分贝左右)。因此,过分追求电脑的完全零分贝是不可能的,光驱启动,硬盘读写,电源风扇运转随时都会带来一定的噪音。从风扇噪音的产生原因来看,主动式散热过程必将带来风噪和轴承摩擦等噪声,而纯被动式散热,由于没形成风流,因此没有散热效果可言。因此,静音绝不等于零分贝!只有有效的利用被动式散热的静音效果和主动式散热的散热能力,才能合理搭建出合理的静音降噪环境,而如何挑选到一个优秀的散热设备将成为关键。

  我们目前并不去讨论水冷,因为对水冷散热而言最重要的是安全性,而高档的水冷整体造价又远高于风冷,因此我们意图寻求性价比更高的系统散热解决方案。目前来看,热管散热器无疑是性能和静音综合比最有利的散热装备,并且辅以合理的散热环境,能够继续降低投入。反之,如果单纯追求低成本,选择低廉的散热器,不但得不到良好的噪音控制,并且将会令CPU接受炎热的考验,特别是113W以上功率的处理器,此时,必然要搭配更多的机箱风扇,增加了隐性成本。而稳定安静的热管散热器,加装一个12CM低速风扇,配合大风车式的电源风扇,能够获得足够的散热支持,和令人满意的静音效果。

  目前业界前沿的散热方案提供商都推出了立足于系统静音的散热方案。如Thermaltake的Fanless和水冷全系列、思民全热管机箱、Thermalright的大型散热器等。其用料的奢华,工业设计的优秀,引领着全球散热技术的发展趋势。而国内用户更容易接触并且性价比更好的是领先散热理念的Thermaltake出品的系列热管产品。Tt作为全球领先的PC整体散热解决方案提供商,一直为大家带来了许多从性能上到价格上都较为不错的产品。面对狂热的处理器和让人讨厌的噪音,大家都准备好了吗?冷静一下,让我们挑选市场上最超值的静音散热器。

  这是一款专为采用Prescott核心赛扬D全系列处理器量身定做的散热产品。它的散热片材料采取使用了高倍数铝挤型设计工艺,并且在两侧面剖沟进行后期加工成型,风流可以直接吹向主板供电部分的VRM模块和电容,大大的增加了散热效果。这样不仅能增加散热面积和出风量,并且也是符合Intel相关散热规范的一种设计。

  点评:这是一款面向高发热量处理器的产品,做为一款铝质散热器保持了它典型的散热特征:快速的降温。火星D的售价为65元,低廉的价格,在性能上却能够应付发热量巨大的Prescott Celeron D处理器,在噪音方面低于35分贝的静音标准,达到了我们静音散热的标准。如果你本着够用就好的原则,且又要达到静音的效果,这是一款值得推荐的产品。

  点评:火星6采用的是铜铝结合的散热工艺。采用了TT2004年研发成果高週波技术,更好的解决了铜铝之间的热阻问题。相比之下,传统的工艺是通过机械手段将两种材料大力冲压在一起,无论是锻造上的微小误差,或者机械力量下造成的材料损伤,都会对材料表面的接触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无法保障经常使用中的稳定性。与之整体较高的散热性能相比,相对低廉的价格,也使得它的性价比实力大增。在目前的市场销售上,火星6是一款被商家广泛推荐的静音散热器,尽管火星6并不是我们常见的SilentBoost风扇,或者热管产品,但是仍然获得静音的口碑,可见Tt的噪音控制是每款产品都要兼顾的。

  随着高速LGA-775 CPU的上市,散热问题被提到了日程上,为了给LGA-775创造一个更为清冷的工作环境,各大厂家都想尽办法推出了一系列的支持LGA775处理器的散热装置,作为Intel常年合作伙伴Thermaltake(Tt)针对零售市场及时推出火星775系列,迅速跟进了CPU市场的变化,同时会继续推出更多更新的产品配合Intel技术平台的发展。

  漏斗型彩框或者黑色五面进风静音风扇;采用Intel设计的Push Pin方式,安装拆卸方便

  点评:应用了铜铝结合、高週波焊接技术和五面进风设计的火星775散热器,在散热效能上还是十分好的。不仅能轻松应对3.2GHz以下的CPU产品的散热需求,同时还留有一定的CPU超频空间。尽管产品本身还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但是对于中、低端用户来说,135元的售价,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非常适合于计划使用低频LGA 775 平台赛扬D进行超频的朋友,性价比非常出色。另外,要提示警醒我们选购时候要注意,火星775一共有两款产品,一款是A3077,一款是A3075。A3075有时候被人们叫做是彩虹775,缘由是她的风扇名称叫做RainBow。

  AMD Athlon64处理器凭借强大性能和低廉售价广受玩家的喜爱,尤其是其优秀的超频性能,更是让玩家欲罢不能。从外观上来看,Tt的金星10A和K7平台经典产品火山10A非常相似。的确,火山10A许多优秀特性在金星10A上得以体现。

  点评:金星10A采用了经典的SilentBoost五面进风风扇,比传统的散热风扇获取更多的进风面积。转速只有2400RPM,工作噪音只有21dBA。金星10A比火山10A具有更大面积的纯铜散热片,并对底座和散热鳍片进行了改进,辅以Tt经典的回流焊接工艺制造,使金星10A具备比火山10A更好的吸热和散热能力,完全有能力满足K8平台的散热要求,是K8平台上高效静音的代表,其性能甚至不亚于某些热管散热器。

  点评:RainBow彩虹风扇,透明扇体表面呈霓虹般的七彩色泽,扇体形似横切开的漏斗,此项设计可将风流集中到散热片中心,减少盲区面积。散热片采用铜底+铝鳍片+双热管的设计,两根直径为6mm的热管,贯穿铜底和铝鳍片之间,导热散热更加迅速。各项优秀设计,使得Silent775在2500转速下就能够得到近43CFM的风量,噪音只有35dbA,是名副其实的静音王者。

  TT MiniTower A3074全部采用热管散热,标配并没有加装风扇,而是强调依据用户喜好自行选择搭配风扇(ComboCool系列),所以静音或者超频全由用户说了算。散热片采用Tt特有的精致回流焊工艺制造,密集的纯铜散热片达到39片之多,能够得到良好的散热效果,使用了3直径为6mm的U形热管将纯铜底座和散热片连接起来,迅速的吸收热量并传导到散热片上。

  点评:作为一款高端散热器产品,而且几乎支持所有的CPU,适合大部分酷爱宁静的超频用户购买,同前身热管之王Tower112性能相差1-2度,售价却便宜了近300元,是一款性价比很优秀的多合一散热产品。

  点评:Sonic Tower是Fanless系列中的又一款CPU散热产品,可适用于Intel LGA775/Socket 478 CPU,以及AMD K8/K7 CPU,是目前市面上适用性最广的无风扇式CPU散热器之一。 双塔式散热结构,3根热管和铝制散热片的完美组合,再搭配12cm静音风扇,通过精良的热导管散热技术,使得Sonic Tower散热效率非常之高,能够快速的将热能传导至密集的铝鳍片上,通过风扇迅速的将散热片上的热量带走。在实测中,SonicTower仅搭配1300转的12cm风扇即可满负荷的P4E 3.6GHz,TA=33度的情况下,满负荷运行CPU不到60度,十分理想。散热的铝鳍片以锡焊制程与全铜底座紧密结合,提供了更好的热传导效能。

  点评:这款风扇符合现今流行的低噪音,高性能的散热器设计理念,12CM大尺寸静音风扇,仅仅16dBA的噪音值,体现出Thermaltake(Tt)作为一个国际知名散热品牌的技术水平。总的来看,大台风属于热管直接导热型散热器。多达6根的独立热管,每根直径为6mm的热管,具备极高的热传导率。散热部分则采用大面积低厚度的纯铝散热鳍片,在降低了重量的同时还能充分的利用12cm低噪音风扇产生大风量,因此取得了优秀的散热性能,可以适用在150W以内的任何处理器。

  在结构设计上,大台风突破传统,采用空中楼阁式的结构设计,可以为主板供电部分进行散热,特别是未来高功耗平台,这种设计的优势异常明显。作为一个结构符合常理又是低噪音的产品,大台风几乎挑不出任何瑕疵。

  产品特点:无风扇热导管电源,350w,世界首款热管电源,铜质散热片,5根热管,Fanless Power 热管无风扇电源。多导向自然风冷,超强电压稳定性,具有过热、短路、过载、过压保护。

  这款是Tt2005年初就推出的最新一代FanlessVGA显卡散热器 ,型号为CL-G0009,散热器拥有内、外两组管模块(如图13)。其散热模块是由两块大型散热片组成,外置热管散热模块,它由两根热管和一些全铜散热鳍片组成,从机箱内部一直伸展到机箱外,快速的将大部分显卡散热片上的热量带到机箱外面,其鳍片数目为25片。采用Tt特有的回流焊接工艺,做工非常精细。两块铝制散热片分别用于显卡的正反两面,其中正面由于是给显卡的GPU散热。

  点评:390元昂贵的代价获取这样的高端产品一点也不过份,该显卡散热器最大的特点是外置热管散热模块,其有效的把热量从机箱内部传到了机箱外,使得其深受显卡超频用户喜爱,它适用于具有 AGP 或 PCI Express接口的nVIDIA / ATi 全系列显卡,特别对于PCI Express显卡超频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散热解决方案。

  除了热管散热器之外,Thermaltake(Tt)还为高级玩家准备了安全度极高的水冷产品:主动式、被动式,一体式,分体式等等。包括BigWater、火箭等等,安全水流计、显卡水冷头,热交换器,CPU水冷散热模组等世界领先的水冷外设供玩家选择。当然了,好的散热产品终究是为玩家提供更好的散热性能而服务的。

  点评:Tt首款千元以下水冷散热器,这款水冷散热器及配套的鲨鱼机箱一经推出就倍受瞩目。作为一款中高端散热市场的产品,支持的平台除了标准的Pentium 4的Socket 478 ,AMD K7, K8 处理器以外,还能支持最新的Intel P4 LGA775处理器,达到对市面上所有民用CPU的全兼容,噪音在17分贝到21分贝之间。而980元的售价使得这款一体化水冷产品趋于大众化。

  点评:优异水冷,换热器采用被动式散热设计,性能优异并且零噪音。对于使用高发热量CPU的硬件发烧友或者改机玩家来说,火箭的存在给了他们一个全新的选择,更别说运转过程中营造出钻石一般的光芒了。

  新公布了Symphony的开发代号为CL-W0040,整体采用全铝材质打造的外壳显示出家庭影院的音箱外观,能够说是目前最适合放在客厅中的水冷系统了。不过它的尺寸已达到150mm(W) x 105mm(D) x 1100 mm (H) ,落地设计,内部布置了一个搭配多达5个12CM风扇的大尺寸换热器,换热器采用了铝串片工艺,尺寸竟然达到120mm(W) x 33 mm (D) x 720mm(H)。拥有音箱外观的巨型水冷Symphony确实很容易融入到家电环境,而且性能非常强劲的同时,全部配备噪音仅16dBA风扇也使其噪音将会非常合理。

  点评:一流大厂的做工,3种发光颜色可供选择,保证机箱内散热的同时,噪音只有21分贝,30元价格不错。

  特点:整体纯铜制造,高性能散热垫片,弹性卡子安装简易便捷,适用于DDR及DDR II的内存。

  点评:安装便捷,兼容性强,铝质材料能快速把积蓄在内存中的热量导出,而且外观也很炫!

  特点:采用五面进风的SilentBoost风扇,在增大进风面积的同时,增加了风量,但同时还保证了2500转速带来的低噪音。

  被动式散热由于需要依靠大面积的散热片与空气进行热交换,所以散热器一般体积较大。Fanless系列新产品包括Fanless CPU静音散热器,Fanless显卡散热器,Fanless电源。透过每一款产品我们都可以体会到Tt的用心,体会到Tt以为用户打造安静的环境而作出的种种不懈努力。

  从上面一系列的产品中我们正真看到Fanless系列在噪音的处理上已达到完美的境界,试想一下,当你开启计算机,一边上网浏览时尚资讯,一边手握着浓香的咖啡,此时优美的音乐在宁静的房间中弥漫,这何尝不是一种享受,在大提提高生活的质量的今天,噪音污染你考虑了吗

  Thermaltake(Tt)作为世界知名的系统散热解决方案供应商,多年来保持与Intel和AMD的紧密合作,并有多项产品得到Intel和AMD的官方认证。在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以来,Thermaltake(Tt)不断积极探索先进的散热技术,并着力开发出一批适合国内消费者的散热产品。目前,其整体散热方案产品线包括:机箱、电源、CPU散热器、显卡散热器、硬盘及内存散热器、以及智能温控系统等。

  随着个性化时代的到来,Thermaltake(Tt)更加专注于个性化产品的研发,凭借超强的技术实力和敏锐的市场嗅觉,Thermaltake(Tt)得到了Diyer慢慢的变多的关注和好评。同时,Thermaltake(Tt)也不忘始终把产品的质量至于最高位,在产品设计中采用世界领先的散热技术和产品创意:回流焊接,高週波,热管技术,水冷散热技术,压缩机制冷技术,半导体制冷技术,液态金属等;提出了Fanless ,ComboCool ,Lanparty 的产品概念。

  由于有了近年来市场经验的积累,Thermaltake(Tt)逐步加快了产品的更新速度,积极引进世界领先的散热技术来带动国内散热市场的发展。我们从始至终寻求更加稳固的发展,意图与国内散热市场共同成长。

  静音!高效!一直贯穿着全部的产品的特点,作为国际知名的专业散热器供应商,Thermaltake(Tt)不断致力于各种散热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拥有丰富的生产线,从高中低端一应俱全,在各种芯片的发展速度即将打破摩尔定律的今天,Thermaltake(Tt)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为我们推出了无数的优秀产品,为用户更好的提供了众多的静音散热解决方案,在噪音面前我们第一次品尝到胜利的滋味!

推荐产品